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江苏 > 企业单位 > 正文

海涵地负德诚志远

发布日期:2017/1/10 5:50:30 浏览:639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5年来,坚守服务行业本色,坚持特色办学理念,在“走出去”办学、航海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数十年来共培养出13万名航海及相关专业人才,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贡献了独特经验,为我国航运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江苏海院几内亚学院开学典礼现场。

江苏海院领导与几内亚学生合影。

江苏海院借力“赢联盟”远航非洲

2016年秋季,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海院)在非洲几内亚创办“分校”江苏海院韦立船员学院,并于日前正式开学,几内亚国家领导人和中国驻几内亚大使等出席了开学典礼。此事引发媒体广泛专注,社会各界对江苏海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大步“走出去”办学给予积极评价。

●在几内亚创办航海院校

“江苏海院能够走向非洲办学,得益于多年来积淀的深厚航海专业办学实力、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以及长期开展国际合作拓展的实践经验。这是我们这所航海院校能‘走出去’的先天优势。”从几内亚回国不久,江苏海院校长刘红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道出了在国外办学的独家心得。

韦立船员学院,“韦立”二字来自于新加坡企业韦立国际集团的名字。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孙修顺是江苏海院校友,1984年毕业,曾在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工作,后来辞职创业,在香港成立韦立航运公司。2010年,孙修顺在新加坡成立韦立国际集团,是集船东、船舶管理、资源开发,以及能源贸易运输等多个领域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海运集团。

孙修顺创业成功后,以各种形式回馈母校,江苏海院也对韦立国际集团的发展给予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校企双方有着良好的情感和合作基础。

近年来,韦立国际集团从中国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看到了新的商机,开始将目光投向远在西非的几内亚。几内亚铝钒土资源丰富,2014年,韦立国际集团“牵手”香港宏桥集团、中国烟台港集团和几内亚UMS物流公司,组成三国四方“赢联盟”,共同开发几内亚的铝钒土,并致力于开辟一条连接中国和几内亚的海上物流通道。

在几内亚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韦立国际集团开始投资矿山开采业,营建配套的道路和码头设施。几内亚的铝钒土矿石开采出来后,先通过30公里的陆路运输抵达内河港口,装上驳船运往深水锚地再转到远洋货轮,然后经过45天的航行运抵中国烟台港。这是一条前景令人期待的现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航线。

在这条中非间的矿业开采和运输产业链条上,韦立国际集团计划以30对驳船的运力投入铝钒土从内河转运到海上的作业。这些驳船上需要一批技能和纪律过硬的船员。此前,韦立国际集团录用的都是印尼籍船员,“赢联盟”企业要在几内亚长期发展业务,使船员本土化是降低人力成本的最佳路径,而几内亚没有任何教育机构培养航海专业人才。

江苏海院抓住了这个市场需求信息,及时登上了“赢联盟”的巨轮,成为这一产业联盟平台上的一员,承担了赴几内亚办航海院校、培养非洲本土船员的重任。

江苏海院曾派出合作发展处负责人许进军赴几内亚调研人才需求情况和办学条件。他对学校在几内亚办学的前景充满信心。在他的调研报告中,记者看到详细的人才需求数据:目前,韦立国际集团在几内亚投入驳船12艘、拖轮12艘和4个浮吊,两年内在几内亚建设造船厂,自造驳船拖轮,达到30对驳船的运输能力。每艘驳船拖轮需要2名水手和1名机工,每台浮吊需要4名水手和2名机工,需要船长、大副、二副以及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各1名。在这个中几合作项目上,不仅产生了船员的需求,今后在造船、港机操作等岗位上也将产生很大的人才需求量。

“几内亚政府十分支持我们去办航海院校。”许进军介绍说,几内亚不仅看到了“赢联盟”项目对促进本国人员就业的利好,远期来看,也可以促进几内亚发展航海业。同时,该项目还能够直接促进中几两国间的经贸、文化和人员交流。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几内亚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2016年9月,江苏海院作为甲方与韦立国际集团签署了合作共建“几内亚江苏海院韦立船员学院”的协议,韦立学院顺利开学。

日前,江苏海院已派出五名外语好、业务强的教师赴几内亚工作。韦立船员学院计划在几内亚当地每年培训120名船员,首期开班已招收了30名学员。他们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由几内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江苏海院颁发的毕业证书,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将被韦立国际集团直接录用,从事铝钒土矿出口海运服务。

江苏海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国际企业集团共谋发展,通过主动创新,在“走出去”办学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个层面对标办学国际化

江苏海院二年级学生小贾对自己足不出校就能上新东方的英语课感到很满意。

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与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恩亮告诉记者,在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方面,学校在专业课程中全面实施双语教学,将新东方的语言培训体系引入校内,设立校内新东方学习中心,将本校老师和新东方老师混编,全力提升本校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成立了雅思英语学习基金,每年拨款资助学生参加雅思、托福等出国类语言考试。

“我们的毕业生不仅专业素质过硬,英语水平高也是用人单位最满意的方面。”刘红明介绍,江苏海院办学65年来始终坚持练好“内功”,既保证航海专业建设水平始终居于同类院校之首,又坚持走国际化办学发展之路。

如何才能全方位、高水平地实现办学国际化?

“我们从三个层面上对标国际化要求,一是理念提升,形成航海教育无国界的国际化办学共识;二是战略部署,坚持开放办学,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三是行动落实,既要走出去学习、交流和办学,也要请进来指导、合作和招收留学生。”刘红明介绍了江苏海院办学国际化的思路。

江苏海院是中国第一批履行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公约),具有船员教育与培训资质的,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之一。学院专业设置与远洋船员岗位群对接,设置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以及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三个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公约对接,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适任证书标准对接,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对接,毕业生取得的证书国际通用。

江苏海院还依据国际认证标准,将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建立了《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审核,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并于2008年取得了挪威船级社(DNV)认证证书。

教务处负责人胡明华介绍,江苏海院已将“国际化与开放战略”列为学院五大发展战略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如:与加拿大亚岗昆学院合作办学,互派教师;“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招收的学生获得江苏海院文凭并且语言过关后,可直接进入海外对接院校续读本科并取得国外大学文凭;与跨国公司合作,2013年开始与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2014年,与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合作共建“江苏海院—美国罗克韦尔电气自动化实验室”,2015年,与芬兰一家公司合作共建轮机智能化机舱。

江苏海院在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从学校维度,提升了国际化办学的视野高度,从教师维度,提升了师资国际化综合素质,从学生维度,建立了培养适应国际航运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教育体系。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们将把航海院校的深厚积淀转化为全新的发展动力。”刘红明表示,江苏海院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将更好地在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中主动作为,创新发展,不辱使命。

特色发展把专业栽植在产业链上

95.52、99.37、100,这分别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海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数据,而该校航海类骨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亦连年居于高位。为何国际航运经济仍未走出低迷,而这家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始终不愁就业?

学校校长刘红明作出了这样的解读:“我们在办学中坚守服务行业本色、突出航海专业特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着眼于国家战略长远需求,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非常过硬的优秀人才,从而赢得了市场信任和就业口碑。”

●专业覆盖水运产业链

“造船、开船、用船、管船,学校的专业是围绕水运经济产业链设置的。”分管教学工作的江苏海院副校长陈晓琴向记者介绍,围绕地方或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学校适时调整、增设专业,构建了“特色引领,水陆并举”的8大专业群,46个专业。

陈晓琴说,学校在需求引导下,把专业精准“栽植”在产业里,她介绍了江苏海院主要专业所对接的就业领域:

航海技术专业群、航运管理专业群主要服务于海洋运输产业,面向航运企业、港口企业、港航物流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物流企业,从事船舶驾驶、轮机操纵、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以及船舶运输管理、国际航运生产、经营与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群服务于海工制造业,主要面向大中型造船、修船企业以及海工企业,从事船舶生产、建造、修理、检验等船舶工程领域的技术、工艺、检验、焊接施工、焊接设备操作等工作;机电工程专业群服务于装备制造业;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为电子信息、物联网等地方信息产业发展服务;经济贸易专业群对接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岗位;人文艺术与涉外旅游专业群主要服务涉外旅游、国际邮轮乘务等领域。

学校按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条主线统筹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了“双线并重、能力递进、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学校还在航海类专业实施“卓越海员计划”,培养精品船员,全面提高航海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做强做大骨干专业,逐步淘汰老旧专业。江苏海院十分重视“专业诊断”工作,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制定专业建设标准,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实现专业内涵建设有标准、校内专业诊断成为常态。

由于航海专业特色突出,江苏海院形成了招生、就业两头旺的良好势头。据统计,全国48所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本专科院校中,江苏海院4个专业的招生规模连年位居第一,且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0。学校目前已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核定的水上专业办学规模最大的航海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划动特色实训“四条船”

“想在全国赛事中拿大奖,就到我们学校来培训。”江苏海院师生对自己学校的教学和实训能力十分自豪。

在2011年至2015年的三届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中,学校代表队取得了包揽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同时,由江苏海院指导的企业代表队也连续三届获得企业组团体赛冠军。

“我们学校的实训设施富有特色,拥有‘四条船’。”陈晓琴介绍:一是价值1亿多元的校内仿真实训船,包含校内基本技能训练中心、仿真模拟训练中心和轮机智能化机舱三大平台;二是停泊在板桥实训基地长江中的“育睿轮”;三是与企业合作的、从南京开往韩国釜山的“育锋轮”;四是学生毕业实习时的顶岗实习船。

不仅有“四条船”,还有校企合作这把“桨”有力地推动江苏海院航海专业建设水平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上,而且保障了学校在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

江苏是航运大省,拥有航运企业百余家,其中大型企业20多家,中小型企业80多家,丰富的水运行业资源,成为江苏海院拓展校企合作的广阔天地。

学校成立了“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发展理事会,目前,学校共与377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1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有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5个校企技术研发中心、3个企业学院、4个校中厂、3个厂中校。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