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江苏 > 下设单位 > 正文

常熟银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发布日期:2022/10/13 17:49:31 浏览:422

2020年度“激励干事创业、奉献火红年代”高质量发展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委、苏州市政府

2019年度苏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

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苏州市总工会

2020年度“金质量”优秀党建奖《上海证券报》

2019年2020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第462位英国《银行家》杂志

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第487位

2018年度“陀螺”评价体系县域农商行综合得分第一名中国银行业协会

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创新项目奖国务院农业农村部

2018-2019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A级上海证券交易所

慈善之星(2017-2018)江苏省慈善总会

2019年度中小银行投行业务天玑奖《证券时报》

2019年度中国农商行优秀财富管理机构君鼎奖

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100强

2、本行的竞争优势

(1)发展基础稳固,稳步推进业务拓展

常熟市地处我国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南地区,2021年,江苏省GDP为11.64万亿,排名全国第二,区域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较为适合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本行自成立以来即植根于常熟市并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当地居民。凭借天然的本土优势及对县域经济的深刻理解,本行在与多家商业银行的竞争中逐步成长壮大,并确立了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人民币存款余额占常熟市场总额的比例为28.55,在常熟市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人民币贷款余额占比15.33,在常熟市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在常熟市共拥有109家分支机构,本行基础客户、网点渠道等重要资源均集聚在常熟市。

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同时,本行通过设立异地支行以及参股、控股的方式,将本行在县域金融市场的成功经验运用于更广阔的地区领域,既有效防范了区域风险,又扩展了经营和盈利空间。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在江苏省内(不含常熟地区)共设有7家分行,合计59家分支机构。2007年8月,本行在湖北恩施设立咸丰常农商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设立村镇银行的县(市)级农村商业银行,本行先后在江苏、河南、湖北和云南等多地合计设立30家村镇银行,有效地扩展了经营版图。2019年,本行发起设立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兴福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30家村镇银行实施集约化管理。此外,本行还参股了江苏镇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宝应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农村商业银行。

(2)践行普惠金融,深化零售银行转型

本行践行“普惠金融、责任银行”的企业使命,坚持服务“三农两小”的市场定位,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和乡村振兴领域,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标准化技术和流程做好小微金融服务,打造普惠金融精品银行、资本市场价值银行。

本行全方位推进零售银行转型,将普惠金融服务嵌入百姓高频生活场景,引入便民服务,通过打造“一站式”服务,提升百姓便利感和获得感。打造知民为民“联络站”,本行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以银村、银社结对共建为抓手,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就近为百姓提供金融与便民服务,打造村民身边“暖心站”。本行秉承便民惠民理念,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搭建“线下飞燕集市 线上常银生活”便民服务平台,打造综合惠民“服务站”,构建“金融 生活”服务场景,让百姓足不出村即可享受支付结算、贷款融资、便民缴费等综合服务。

此外,本行深化机构改革,打破条线壁垒,推动业务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2021年以来,本行在县市接壤、城乡结合的金融空白地区设立四个普惠金融试验区,组建普惠金融团队,集本行客户经理、小微客户经理和零售客户经理于一体,通过跨条线人员融合组队方式,推动金融服务下沉,为基层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打造小微银行,深耕培育小微市场

本行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积极发展小微业务。针对线下小微市场,一方面,本行下沉服务网络,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全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依托网格化管理,围绕城乡体改、乡村旅游、消费金融等领域全面推进整村授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可得性,夯实小微发展根基。另一方面,本行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产品和服务去条线化,统筹完善客群分层和差异化营销策略,出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小微客户的专属金融服务体系。此外,本行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将更多公共服务内容搬进网点、搬到线上、送到门口,推进“政银惠民工程”走向深入,扩大便民服务覆盖面。

线上小微市场方面,本行以线上产品为抓手,加快构建以经营性产品为主,消费性产品为辅的线上产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业务场景的融合。此外,本行以线上技术为支撑,全面整合现有技术资源,通过优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功能,提升客户体验,通过移动贷款平台实现实时远程服务,将已标准化的线上流程无缝衔接“小微信贷工厂”,提高信贷认证、审批效率。同时,本行以线上渠道为突破,加快线上渠道拓展,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稳定发展,强化平台合作与风险管控,打通线上获客渠道,发挥线上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本行“电商平台”“直播平台”惠农便民、就近服务的优势,将线上金融服务融入日常生活。

(4)推进政银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本行立足支农支小优势,积极探索“党建 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新模式,深耕县域市场,建立网格体系,以整村授信为切入点,将服务下沉到村、到户、到个人,搭建网格化普惠服务平台,满足乡村百姓精准化和个性化需求。本行持续延伸网格服务范围,做实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联合村、社区组织开展农户家庭走访,采集完善建档信息,通过综合评议建立预授信客户名单制。本行与地方政府深化合作,全面启动“党建引领、金融惠民、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以党建为引领,以结对共建为载体,积极参与基层乡村治理,推动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商、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2年6月末,本行已经与常熟市公安局、财政局、人民银行等45个行政事业单位,与常熟16个板块(镇、街道、开发区)达成政银党建共建全覆盖,全面推进“政银惠民工程”,加快“社银通”“政银通”“医银通”项目推广、扩大覆盖面,全面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下沉,174家普惠金融服务点投入使用,就近提供综合性金融与便民服务。

(5)风险管控稳健,护航业务稳健发展

本行将风险管理主动前移,启用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平台,开展重点客户、重点业务风险排查及风险评估,同时授信优化点面结合,实行差异化信贷管理政策,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持续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上线触发贷后、黑灰名单进出自动化、舆情监测等功能。

本行严格遵守“创新、稳健、合规”的风控原则,积极应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深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努力实现风险收益最大化。本行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以完善体系为保障,以科学计量为基础,以流程优化为抓手,以激励约束为引导,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动态高效管理各类风险。通过限额管理、压力测试有效监测市场风险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变动情况,调整交易策略,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本行不断加强科技风险管控,推进科技风险常态化监测与排查,深化业务连续性管理及系统灾备接管演练,切实提升协同应急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本行积极应对经济下滑带来的资产劣化挑战,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不良贷款率为0.8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535.83,较年初上升4.01个百分点,在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6)创新驱动深入,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本行积极构建科技生态。一是完善金融科技项目化、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模式,精准匹配业务需求,建立健全科技特色的绩效考核机制,引入良性竞争,激发团队活力。二是搭建立体化金融生态平台,嵌入“衣食住行、医教保娱”等高频应用场景,面向企业和市民客户,提供线上金融、社交购物、企业管理、社会保障等综合服务。三是加速业务与科技融合,有效应对互联网浪潮及新兴技术变革对传统银行的挑战,以科技孵化平台为抓手,加强外部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输出能力,将金融科技延伸到更多领域。

本行不断深化网点转型,围绕“智能化、轻型化、专业化、特色化”目标,持续推进网点转型工作。一是优化厅堂环境,从规划空间、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动线设计等方面认真落实网点转型标准化建设要求,实现统一环境管理,统一功能分区,统一管理工具。二是实现人员组合优化,丰富网点渠道服务,缓解柜面压力,推动柜面分流主要向营销转变,实现厅堂人员配置的组合优化,释放人力资源的效能。三是提升运管效率,将网点转型与运管工作紧密结合,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线下业务向线上迁移,前台业务向后台转移,构建“轻前台、大中台”模式,实现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效益化。

本行持续提升数据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业务及管理模式的升级。一是强化智能服务,利用语音助理、生物识别、人机协作等技术,以数字化的手段提供差异化的“千人千面”服务,匹配客户精确需求。二是强化集中管理,建立一站式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可视化的管理驾驶舱,实时掌握全行经营状态,及时作出决策调整。三是提升智能风控水平,依托大数据平台搭建覆盖全行各业务领域的风险数据集市,强化数据支撑,打造大数据风控系统,实现客群细分、策略优化和风控模型的调优,提高客户风险识别精度。

(7)公司治理规范,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本行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上市农商行”为目标,构建以“三会一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本行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拥有一支充满拼搏精神、富有创新力和凝聚力的员工队伍;坚持选贤任能,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与考核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激发员工队伍活力,搭建良好成长通道,提拔一批业务精良、专业引领、价值匹配、综合素质优良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关键岗位,为更好应对行业竞争,促进本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发行前股本结构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一)本次发行前股本情况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股本总额为2,740,855,925股,股本结构如下:

项目数量(股)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107,263,0123.91

1、国家持股--

2、国有法人持股--

3、其他内资持股107,263,0123.91

其中: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

境内自然人持股107,263,0123.91

4、外资持股--

其中:境外法人持股--

境外自然人持股--

二、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2,633,592,91396.09

1、人民币普通股2,633,592,91396.09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

4、其他--

三、普通股股份总数2,740,855,925100.00

(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额(股)持股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股)

1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46,896,6929.01-

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68,664,7126.15-

3常熟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84,431,8883.08-

4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81,092,8592.96-

5江苏江南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6,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