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江苏 > 旅游景点 > 正文

江苏扬州:建设古今辉映文化繁荣的“好地方”

发布日期:2023/7/25 9:47:57 浏览:36

来源时间为:2023-07-14

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乔家明司新利摄

记者王璐王鹏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市文化战线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围绕“让古运河重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艺创作和表演人才培养,建设古今辉映、文化繁荣的“好地方”,进一步彰显扬州名城魅力。

文旅融合、遗产保护,奏响千年运河新乐章

“夜市千灯照碧云”,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句首,是运河明珠经济富庶、市井繁华、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流传千古的名句,让无数人向往,也对“让古运河重生”充满了期待。

入夏以来,每当夜幕降临,长春路旁的瘦西湖夜市游人如梭,街市绵延数公里。一墙之隔的瘦西湖景区内,钓鱼台旁上演“才子佳人”,水云胜概满眼“商贾如云”,玲珑花界再现“诗仙诗魔”……沉浸式大型夜游“二分明月忆扬州”,让人身处当下,梦回大唐。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沈伯宏介绍,景区将围绕“四季旺游”主题,进一步完善长春路沿线旅游全产业链,打造环瘦西湖、北护城河酒店集群和“世界美食之都”集中品鉴区;高水准构建以古运河为骨干的城市旅游体系,努力把扬州段打造成大运河“最精彩的一段”。

瘦西湖是大运河扬州段的世界遗产点之一,而在明清古城内,双东、南河下、仁丰里、皮市街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以生活休闲、旅游体验、八方美食、文创集聚为特色,让千年文化之根不断开枝散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实践,恰如“让古运河重生”的注脚,让古城保护和居民生活和谐统一,使历史文化名城散发出古今辉映的迷人魅力。

奔腾不息的大运河,不仅是文化河、生态河,也是幸福河、致富河。位于生态科技新城的“七河八岛”,是大运河扬州段水利系统的一部分,是一代又一代扬州人治水而耕、依水而居的生动画卷。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生态科技新城坚持保护性开发的“绿色初心”,投入近百亿元开展生态修复,加强产业绿色低碳化改造,并在对生态资源妥善保护、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建成提升凤凰岛湿地公园、棠梨湾、茶马古道、大运河深潜中心、航空馆、帆船基地等20余个景点以及78公里标志性的网红环岛大道和水路游览线,成为扬州及周边城市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

如今,从空中俯瞰“七河八岛”,宛如大运河在扬州大地上勾勒出的“琴弦”,一个个文旅项目、一名名水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就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奏响千年运河的新乐章。

江苏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是全国首个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监测平台,通过数据联网实现了全省大运河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平台建设运行以来,先后收录了200多条工程数据、160多条定期报表数据、10万多条水位数据,接入实时视频50路,实现了全省大运河遗产的数字化管理,协调国家、省、市各级平台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探索数字化大运河保护的‘全国示范、江苏样板’新路径奠定了基础。”扬州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保护监测处处长孙明光说。

丰富供给、精神引领,公共文化添彩新生活

“标准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衡量一地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激励着我们投身公共文化服务,把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苗芹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来源于生活,在众多传承人的坚守中活跃于当下,“非”入寻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扬州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项、国家级20项、省级62项、市级231项。非遗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城市中居于前列。今年以来,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在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开展了多场非遗主题市集,邀请非遗工坊、老字号非遗企业、非遗文创企业等参与搭建线上线下销售购物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沈晨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一道时代命题,更考验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沈晨说,将于本月启动、延续至9月的“文化馆奇妙夜”周末市集是非遗走进生活的又一精彩活动。每周五、周六晚7:00-9:30,市民可近距离了解不同的非遗项目,观技艺、品美食,寻趣当夏,领略和感受非遗之美。

全民阅读对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扬州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阅读矩阵”。在满城书香的熏陶下,居民阅读指数稳步增长并在全省名列前茅。

目前,1094家农家书屋遍布扬州城乡大地,纸质图书、阅览设施、电子设备一应俱全。一个个以推广全民阅读为主的农家书屋,一年四季各类活动活色生香,凭借接地气的策划,不仅成为镇村居民“茶余饭后的充电站”,也成为大家常来、想来、爱来的精神家园。

城市书房是扬州书香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笔。经2023年专家评审选址会通过,4家新城市书房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开展。截至目前,扬州已建成开放城市书房62家,其中6家24小时开放,分布于城市东南西北中。

“城市书房宛如一座座文化灯塔,聚集成城市的精神文明之光。”市图书馆馆长朱军表示,将严格按照规划要求,高标准建设城市书房,助力书香社会建设,把“文化扬州”传播得更远。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继续打造包括‘绿杨人家’社区艺术节在内的‘绿杨’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与外市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交流交融,长久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惠民活动,并依托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虚拟演播厅,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苗芹说。

守正创新、培育人才,文艺作品讴歌新时代

文化艺术传承离不开人。

7月5日,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创演的大型新编扬剧《郑板桥》在江苏大剧院首演。在保持戏曲本体特征和地方剧种特色的基础上,《郑板桥》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法,在剧本创作、角色塑造、唱腔设计、舞美道具等方面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舞台体验。“扬剧王子”李政成继《不破之城》中的史可法、《衣冠风流》中的谢安两个重要角色之后,通过郑板桥完成了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突破。

一周之后,全国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结果揭晓,市扬剧研究所青年演员游佳琦、徐梦雪分别以第一名(并列)、第二名的成绩,摘得金奖。同台竞技的,是来自全国21所院团13个剧种的30位优秀青年演员。

游佳琦、徐梦雪都是李政成的高足,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扬剧新秀,正逐渐成长为舞台上独当一面的新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各艺术院团等多方致力于人才培养。扬州文化艺术学校通过“自培 委培”“专授 专培”等模式,开办了多届扬剧班、曲艺班、木偶班、淮剧班、舞蹈班等,培养本土文艺人才。经过理论学习深造和舞台实践积累,各项本土文艺逐渐形成了完备的人才梯队。

“文艺作品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讴歌新时代、展现新生活的载体,文艺创作也随时代而动。”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朱运桃说,目前,一批展现时代风貌、诠释城市风骨与精神品格的现实题材作品正在各地、各类舞台巡演,如中篇扬州曲艺《大河向北》、扬州弹词《芒种》、扬州评话《岁月》、木偶剧《铁道小飞虎》等,“这些作品大多出自本土创作人才之手,他们聚焦本土题材,以身边人、身边事反映时代主题”。

“璀璨的扬州文化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在传承中被赋予鲜明的现代特质和时代精神,散发出古今辉映、文化繁荣‘好地方’的独特魅力。”市文广旅局副局长顾红霞说,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和美术创作行动计划正在制订中,将通过建立“规划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的创作机制,瞄准国家文华大奖、戏曲梅花奖等奖项,面向全国公开发布和征集以扬州元素为重点的优秀剧本,用文艺作品反映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

2023-07-1408:41:03:0江苏扬州:建设古今辉映文化繁荣的“好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引发热烈反响。我市文化战线表示,用心用情抓文化、凝心聚力谋发展——26032扬网财经扬网财经

扬州日报-扬州网1

责任编辑:刘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相关阅读: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